卷七 交友篇·致九弟·患难与共勿有遗憾
沅甫九弟左右:
十四日接弟初七夜信,得知一切,贵溪紧急之说确否?近日消息何如?次青非常之才,带勇虽非所长,然亦有百折不回之气,其在兄处,尤为肝胆照人,始终可感!兄在外数年,独惭无以对渠,去腊遣韩升至李家省视其家,略送仪物,又次青约成婚姻,以申永好,目下儿女两家,无相当者;将来渠或三索得男,弟之次女三女,可与订婚,兄信已许之矣,在吉安望常常与之通信,专人往返,想十余日可归也,便得次青生还,与兄相见,则同甘苦患难诸人中,尚不至留莫大之抱歉声耳。
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,带勇亦能,兄之短处在此,屡次谆谆教弟亦在此,二十七日来书有云:“仰鼻息于傀儡之辈,又岂吾心之所乐?”此已露出不耐烦之端倪,将来恐不免于龃龉,去岁握别时,曾以惩余之短相箴,乞无忘也!
李雨苍于十七日起行赴鄂,渠长处在精力坚强,聪明过人,短处即在举止轻佻,言语易伤,恐润公亦未能十分垂青,温甫弟于十一日起程,大约三月半可至吉安也。(咸丰八年二月十七日)
- 推荐作品: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尚书
- 左传
- 周礼
- 孝经
- 公羊传
- 易经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汉书
- 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魏书
- 南史
- 辽史
- 陈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吴船录
- 庐山记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乾坤大略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随园食单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镜花缘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小八义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毛公案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