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 修身篇·致九弟·劝宜息心忍耐
沅甫九弟左右:
十二日申刻,代一自县归,接弟手书,具审一切。十三日未刻文辅卿来家,病势甚重,自醴陵带一医生偕行,似是瘟疫之证,两耳已聋,昏迷不醒,问作诸语,皆惦记营中。余将弟已赴营,省城可筹半饷等事,告之四五次。渠已醒悟,且有喜色。因嘱其静心养病,不必挂念营务,余代为函告南省江省等语。
渠亦即放心,十四日由我家雇夫送之还家矣。若调理得宜,半月当可痊愈,复原则尚不易易。
陈伯符十二日来我家,渠因负疚在身,不敢出外酬应,欲来乡来避地计。黄子春官声及好,听讼勤明,人皆畏之。弟到省之期,计在二十日,余日内甚望弟信,不知金八佑九,何以无一人归来,岂因饷来未定,不遽遣使归与?
弟性褊急似余,恐拂郁或生肝疾,幸息心忍耐为要!兹趁便;寄一缄,托黄宅转遁,弟接到后,望(上山而下)人送信一次,以慰悬悬。家中大小平安,诸小儿读书,余自能一一检点,弟不必挂心。(咸丰七年九月廿二日)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集
- 尚书
- 礼记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尔雅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文昌孝经
- 史记
- 汉书
- 明史
- 宋书
- 元史
- 魏书
- 周书
- 南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传记
- 英雄记
- 万历野获编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尉缭子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伤寒论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滴天髓阐微
- 神峰通考
- 焦氏易林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儿女英雄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薛刚反唐
- 春秋配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心经
- 知言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神仙传
- 悟真篇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