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九 修身篇·致九弟李弟·须戒傲惰二字
沅季弟左右:
沅弟以我切责之缄,痛自引咎,俱蹈危机,而思自进于谨言潮该路,能如是,是弟终身载福之道,而吾家之幸也!季弟言亦平,温雅,远胜往年傲惰气象。
吾于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日,进京散馆,十月二十八日早侍祖父星冈公于阶前,请曰:“此次进京,求公教训。”星冈公曰:“尔之官是做不尽的,尔之才是好的,但不可傲,满招损,廉受益,尔若不做,更好全了!”遗训不远,至今尚如耳提面命。今吾谨述此语,告诫两弟,总以除傲字为第一义,唐虞之恶人,曰丹朱傲,曰象傲,桀纣之无道,曰强足以拒谏,辨足以饰非,曰谓已有天命,谓敬不足行,皆傲也。
吾自八年六月再出,即力戒傲字,以儆无恒之弊,近来又力戒惰字。昨日徽州未败之前,次青心中不免有自是之见,既败之后,余益加猛盛大约军事之败,非傲即惰,二者必居其一。巨室之败,非傲即惰,二者必居其一。
余于初六所发之折,十月初可奉谕旨。余若奉旨派出,十日即须成行,兄弟远别,未知相见何日?惟愿两弟戒此二字,并戒后辈,当守家规,则余心大慰耳!
(咸丰十年十月廿四日)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十三经
- 诗经
- 礼记
- 论语
- 孟子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南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陈书
- 编年史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吴子
- 尉缭子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伤寒论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天玉经
- 葬法倒杖
- 月波洞中记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清代名人轶事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列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词源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