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十八 卷中·肺伤寒
肺伤寒一证,方书多不载,误人甚多,与少阴证同,但不出汗而愈,每发于正二腊月间,亦头疼,肢节痛,发热恶寒,咳嗽脉紧,与伤寒略同,但多咳嗽耳。不宜汗,服姜附汤,三日而愈。若素虚之人,邪气深入则昏睡谵语,足指冷,脉浮紧,乃死证也。急灸关元三百壮,可生,不灸必死,服凉药亦死,盖非药可疗也。(肺伤寒之证,今人多认为重伤风,非温平误事,即寒凉杀人。予于此证略有分晓,然不免因人检点,苟遇知己用之无疑,应酬通治,不过姜甘桂辛而已。设概用姜附,往往遭人谤毁。)
【治验】
一人患肺伤寒,头痛发热,恶寒咳嗽,肢节疼,脉沉紧,服华盖散、黄 建中汤,略解。至五日,昏睡谵语,四肢微厥,乃肾气虚也。灸关元百壮,服姜附汤,始汗出愈。(此证与雍正六年自春徂夏时气大同,时俗皆禁服药,药则有误,不知非药误人,乃庸人不明此理,妄投凉药之误耳。苟具只眼,焉得有误。)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诗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孟子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三国志
- 宋史
- 清史稿
- 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汉官六种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别史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庐山记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老老恒言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十二楼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心经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列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