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十六 果部·胡桃
释名
羌桃、核桃。
气味
(核仁)甘、平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
肾亏溢精。用胡桃肉、白茯苓各四两,附子一枚(去皮切片),与姜汁、蛤粉一起,焙干研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米汤送下。
小便频数。用胡桃煨熟,卧时嚼服,温酒送下。
石淋。用胡桃肉一升,细米煮,另煮浆粥一升,一并服下。
痰喘嗽,临卧时嚼服胡桃肉三颗、生姜三惩,喝几口开水,再服胡桃和生姜如上数。次日即可痰消防车嗽止。
老人喘嗽,星卧不得。用胡桃肉(去皮)、杏仁(去皮尖)、生姜各一两,研为膏,加炼蜜少许,和丸如弹子大。每卧时嚼服一丸,姜汤送下。
多锒酸物,齿不着力。细嚼胡桃即解。
赤痢不止。有适用桃仁、枳壳各七个,无蛀皂角一个,新瓦上烧存性,研为细末,分作八服。每临卧时一服,二更一服,五更一服,荆芥茶送下。
血崩不止。用胡桃仁五十枚,灯上烧存性,研作一服,空心时以温酒调下。
小肠气痛。用胡桃一术,烧为研末,热酒送服。
一切痈肿(未成脓者)。用胡桃十个,煨熟去壳,加槐花一两,研末捣匀,热酒调服。
小儿头疮。用胡桃和皮,灯上烧存性盖碗中出火毒后,加轻粉少许,调生油涂,几次即愈。
火烧成疮。用胡桃仁烧黑研敷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左传
- 仪礼
- 孝经
- 公羊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正史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宋书
- 周书
- 南史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儒家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说苑
- 近思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东周列国志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常言道
- 西汉演义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薛刚反唐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庄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云笈七签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牡丹亭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