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一 果部·荔枝
释名
离枝、丹荔。
气味
实:甘、平、无毒。
核:甘、温、涩、无毒。
主治
实:
痘疮不发。有荔枝肉浸酒饮,肉亦吃下。忌生冷。
风牙疼痛。用荔枝连壳烧存性,研末擦牙即止。
呃送不止。用荔枝七个,连皮核烧存性,研为末,开水调下,立止。
核:
脾痛。用荔枝核为末,每服二钱,醋送下。数服即愈。
疝气。用荔枝核(炒黑)、大茴香(炒),等分为末。每服一钱,温酒送下。又方:用荔枝核四十九个、陈皮(连白)九钱、硫磺四钱,共研为末,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。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。不过三服见效。此方名“玉环来笑丹”。
睾热丸肿痛。用荔枝核、青桔皮、茴等分,各炒过,研细,酒送服二钱,一天服三次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集
- 十三经
- 左传
- 周礼
- 孝经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晋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周书
- 南史
- 北齐书
- 陈书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儒家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吴子
- 尉缭子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商君书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难经
- 濒湖脉学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百家姓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人物志
- 龙文鞭影
- 困学纪闻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