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七 果部·莲藕
释名
莲实:藕实、石莲子、水芝、泽芝。
莲薏即莲子中的青心:苦薏。
莲蕊须:佛座须。
莲花:芙蓉、芙蕖、水华。
莲房:莲蓬壳。
荷叶:荷叶中的嫩者名“荷钱”,贴水者名藕荷,出水者名芰荷,叶蒂(按:即荷 叶中央近梗处剪正气叶片)名“荷鼻”。
气味
荷叶:苦、平、无毒。
莲房:苦、涩、温、无毒。
莲蕊须:甘、涩、温、无毒。
莲薏:苦、寒、无毒。
藕节:涩、平、无毒。
藕:甘、平、无毒。
莲实:甘、平、涩、无毒。
主治
莲实:
小便频数。用莲实半升,酒浸二宿,取出放入洗净的猪胃中,缝好煮熟,晒干,研为末,加醋、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饭前服,温酒送下。
白浊溃精。用石莲子、龙骨、益知仁,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空心服,米汤送下。又方:用莲子、白茯苓,等分为末,开水调服。
久痢禁口。有石莲子(炒)研为末,每服二钱,陈米汤调下。加服香连丸更好。
脾泄肠滑。治方同上。
干呕不止。用莲子六枚,炒成赤黄色,研为末,熟水半碗冲服。
产后咳逆,呕吐,心忡目昏。用莲子一两半、白茯苓一两、丁香五钱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
双目红痛。用莲子去皮,研为末,取一碗,加粳米半斤,常煮粥吃。
反胃吐食。用石莲子为末,加少量肉豆蔻粉,米汤调服。
藕:
时气烦渴。用生藕汁一碗、生蜜一合,和匀细服。
吐泻。用生藕捣汁服。
上焦痰热。用藕汁、梨汁各半碗,和匀后服下。
小便热淋。用生藕汁、生地黄汁、葡萄汁,各等分。每服半碗,加蜜,温服。
跌作瘀血。用干藕根为末,每服一匙,酒送下。一天服二次,
脚冻发裂。把藕蒸熟后,捣烂涂患处。
藕节:
鼻血不止。用藕节捣汁饮服。
突然吐血。用藕节、荷节、荷蒂各七个,以蜜少许捣烂,加水二杯煎至八成,去渣温服。
大便下血。用藕节晒干研成末,每服二钱,人参、白蜜煎汤调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遗精白浊。用藕节、莲花须、莲子、芡产、山药、白茯苓、白茯神各二两,共研为末;另用金樱子二二斤,捶碎,加水一斗熬于八成,去渣,再熬成膏,把膏药和药末调匀,再调一点面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米汤送下。此方名“金锁玉关丸”。
鼻渊。和藕节、芎 焙过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关下。
莲薏:
劳心吐血。用莲薏七个、糯米二十一粒,共研为末,酒送服。
小便遗精。用莲薏 一撮,研为末,加辰砂一分。每服一钱,开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莲蕊须: 清心通肾,益血止血。亦治久近痔漏(三十年者,三则亦可除根)。用莲蕊须、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,当归五镥,共研为末,每服二钱,空心服,酒送下。忌食热物。几天见效。
莲花:
坠跌呕血。用干荷花为末,每次用酒冲服一匙,有特效。
天泡湿疮。用荷花贴上。
莲房:
月经不止。用陈莲房烧存性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热酒送下。此方名“瑞莲散”。
血崩不止。用莲房、荆芥穗,各烧存性,等分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
漏胎下血。用莲房烧存性,研为末,加面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百丸,开水或酒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小便血淋。用莲房烧存性。研为末,加麝香少许。每服二钱半,米汤调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荷叶:
浮肿。用败荷叶烧存性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调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各种痈肿。用叶蒂不限量,煎汤淋洗患处。洗后擦干。以飞过的寒水石调猪油涂搽。
跌打损伤,恶血攻心。用干荷叶五片烧存性,研为末。
产后恶血不尽或胎衣不下。用荷叶炒香为末,每服一匙,开水或童便调下。
妊娠胎动(已见黄水)。用干叶蒂炙研为末,淘糯米水一碗调服即安。
吐血不止。用嫩荷叶七个,捣汁服。又方:用干荷叶、生蒲黄,等分为末。每服三钱,桑白皮煎汤调下。又方:用经霜败荷叶烧存性,研为末,水送服二钱。
吐血、鼻血。用生荷叶、生艾叶、生柏叶、生地区性黄,等分捣烂,做成丸子,如鸡蛋在。每取一丸,加水三碗,煮成一碗,去渣服。此方名“四生丸”。
崩中下血。用荷叶(烧过,研细)半两,蒲黄、黄芩各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空心服三钱,酒送下。
赤白痢。用荷叶烧过。研细,每服二钱。红痢用蜜水,白痢用沙糖水送下。
脱肛不收。有贴水荷叶焙干、研细,酒送服二钱。同时在荷叶上铺药末令病人坐治。
牙齿疼痛。用荷叶蒂七个,加浓醋一碗,煎成半碗,去渣,熬成膏,时时擦牙、有效
漆疮发痒。用干荷叶落归根煎汤洗。
偏头风。用升麻、苍术各一两,荷叶一个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,饭后温服。或将荷叶一个烧为末,以升麻、苍术煎汁调服。
阴肿痛痒。用荷叶、浮萍、蛇床各等分,每日煎水洗。
刀斧伤疮。用荷叶烧为末涂搽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白虎通义
- 正史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北史
- 金史
- 梁书
- 陈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十二楼
- 花月痕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伯牙琴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