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十五 菜部·冬瓜
释名
白瓜、水芝、地芝。
气味
白冬瓜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瓜练:甘、平、无毒。
白瓜子: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白冬瓜:
1、消渴不止。冬瓜一枚,削皮,埋湿地中一日,取出破开,饮其汁水。或将瓜烧熟,绞汁饮服亦可。 2、浮肿喘满。用大冬瓜一枚,切盖去瓤,填入赤小豆,加盖封固,晒干、埋糯糠中火煨,火尽后,取瓜切片,同豆焙干为末,加水、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煎冬瓜子汤送下。一天服三次,以小便畅通为度 3、痔疮肿痛。用冬瓜煎汤洗。 4、热毒、痱子。用冬瓜切片摩涂。
瓜练(瓜瓤):
1、消渴烦乱。用干冬瓜瓤一两煎水服。 2、水肿,小便少。用冬瓜瓤煎水服。
白瓜子(冬瓜仁):
1、补肝明目。用冬瓜仁七程式,包布袋内,投主沸汤中几次,取出晒干,再在清酒中泡两晚。晒干研为末。每天服一匙。又方:取瓜子三、五升,去皮为丸,每日空心服十丸。 2、男子白浊。用陈冬瓜仁(炒)研为末。每服五钱,空心服,米汤送下。 3、女子白带。治方同上。
瓜皮:
1、跌打损伤。用干冬瓜皮一两、真牛皮胶一两,锉入锅内,炒存性,研为末。每服五钱,好酒热后送下。服药后厚盖静卧,有微汗,痛即减。 2、腰闪痛。用冬瓜皮烧研,酒送服一钱。
- 推荐作品:
- 十三经
- 左传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史记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五代史阙文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政书
- 通典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商君书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农桑辑要
- 黄帝内经
- 神农本草经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二刻拍案惊奇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心经
- 中说
- 知言
- 僧宝传
- 庄子
- 黄帝四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古文观止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词曲
- 牡丹亭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