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十七 草部·缩砂密
气味
(仁)辛、温、涩、无毒。
主治
冷滑下痢。有缩砂仁研细,调入羊肝切片中,瓦上焙干,再研细,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,和饭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白开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又方:缩砂仁(炮)、附子、干姜、厚朴、陈桔皮,等分为末,和饭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米汤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大便下血。用缩砂仁为末,热米汤送服二钱。以愈为度。
小儿脱肛。用缩砂去皮研细,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,捆好煮熟,给病孩吃。另服白矾丸。气逆肿喘者,痛难治好。
遍身肿满,阴部亦肿。用缩砂仁、土儿狗,等分研细,和老酒饮服。
痰气膈胀,用砂仁捣碎,在萝卜汁中浸透,焙干研细,每服一、二钱,开水送下。
咳逆。用砂仁(洗净,炒过,研细)、生姜(连皮)等分,捣烂。饭后过一段时间,热酒泡服。
胎动(跌坠动胎,痛不可忍)。用缩砂炒热,去皮用仁,捣碎。每服二钱,热酒调下。服后,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,即胎已安。
血崩。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,研末。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。
热拥咽痛。用缩砂壳研细,水服一钱。
牙痛。口中常嚼缩砂仁,有效。
口疮。有缩砂壳煅后研细,擦患处。
鱼骨鲠喉。用缩砂、甘草,等分为末,棉花裹好含口吕,咽汁,骨随痰涎吐出。
误吞金属等物。用缩砂煎浓汤饮下,可将外排出。
附方
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:和胃醒脾、行气宽中、安胎。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,亦简称砂仁;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尚书
- 礼记
- 周礼
- 孟子
- 谷梁传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宋史
- 清史稿
- 隋书
- 宋书
- 南史
- 陈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平宋录
- 晏子春秋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孔子家语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医家
- 齐民要术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千金方
- 食疗本草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园冶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子不语
- 鬼神传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中说
- 僧宝传
- 道家
- 庄子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