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八十六 草部·蓬莪术
释名
莪述。
气味
(根)苦、辛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
心腹冷 痛。用蓬莪期茂二两(醋煮)、木香一两(煨),共研为末。每服半钱,淡醋汤送下。
妇女血气游走作痛及腰痛。用蓬莪茂、干漆各二两,共研为末,每服二钱,酒送下。如是腰痛,则用核桃酒送下。
小儿气痛。和蓬莪茂盛炮熟,研细,热酒送服一钱。
上气喘急。用蓬莪茂五钱,加酒一碗半,煎至八成服。
气短不接(兼治滑泄及小便热)。用蓬莪茂一两、金铃子(去核)一两,共研为末,加蓬砂一钱,炼过,研细。每服二钱,空心服,温酒或盐汤送下。此方名“正元散”。
婴儿吐乳。用蓬莪茂少许,加绿豆大的一粒盐,放入乳一合中煎开几次,去掉渣滓,再加两粟米大的牛黄一块,给病儿服。很有效。
附方
莪茂的功用是破血祛瘀,消积止痛。李时珍说“郁金入心,专治血分这病;姜黄入脾,兼治血之气;述入肝,治气中之血,稍为不同。”蓬莪茂已面为医家治积聚诸气的要药,与荆棱同用,效果更好,月脂过多及妊妇,忌用本品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尔雅
- 谷梁传
- 笠翁对韵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金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汉官六种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岭外代答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帝范
- 中论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李卫公问对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朱子家训
- 陶庵梦忆
- 权谋残卷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常言道
- 南游记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前汉演义
- 后汉演义
- 大唐新语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老子想尔注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龙川别志
- 随园诗话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