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十五 石部·慈石
释名
亦名玄石、处石、 铁石、吸针石。
气味
辛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耳聋。用慈石一小粒,放入病耳内。另了耳不病,只放铁沙。病耳渐愈。又方:豆大慈石一粒,加少许穿山甲烧成的灰,用新丰包好塞耳内。口含生铁一小块,觉耳中有风雨声即不聋。
老人虚损(风温,腰肢痹痛)。用兹石三十两、白石英二十两,捶碎,浸入两斗水中,放在露地上。每天取此水煮粥吃。过一年,体质转强。
阳萎。用兹石五斤,研细,淡酒浸半月。每服三合,白天服三次,临睡前服一次。
两眼昏障(眼前现空花,视物成两体)。用兹石(火煅、醋淬七次)二两、丹砂一两、生神曲三两,共研为末。另用神曲末一两煮成糊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服,米汤送下。此方名“慈朱丸”。
子宫不收。用兹石经酒浸、火煅、研细后,加米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晚临睡前,服四十丸,滑石汤送下。次早,服兹石散二钱,米汤送下。慈石散配方是:慈石(酒浸过)半两,铁粉二钱半,当归五钱,共研为末即成。
脱肛。用慈石(火煅、醋淬七次)半两,研细。每服一钱,空心服,米汤送下。
刀伤后出血不止。用慈石粉敷上,能止痛止血。
各种肿毒。用兹石三钱、金银藤四两,铅丹八两、香油一斤,熬成药膏,摊厚纸上贴患处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集
- 尚书
- 左传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公羊传
- 中庸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汉书
- 明史
- 宋史
- 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南史
- 北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通典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荀子
- 弟子规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管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温病条辨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焦氏易林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金楼子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说唐全传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薛刚反唐
- 唐摭言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僧宝传
- 庄子
- 列子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