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邓牧,宋末元初道家学者、思想家。字牧心,号文行,又号九锁山人,世称文行先生,中国南宋末年至元朝前期钱塘人。年十余岁,读《庄》、《列》,悟文法,下笔多仿古作。及壮, 视名利薄之, 遍游方外, 历览名山。 逢寓止, 辄杜门危坐,昼夜唯一食。 可见邓牧少年时, 喜读 《庄子》、《列子》 等先秦道家诸子典籍, 崇尚古代道家学者。他自己在《逆旅壁记》 中也说:余家世相传, 不过书一束。虽不敢谓尽古人能解, 然游公卿, 莫不倒屣;行乡里,莫敢不下车。, 因其对儒教、佛教、道教均持反对态度,故又自号三教外人。在亡国的悲痛中,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,大胆揭露了封建君主以四海之广,足一夫之用,竭天下之财以自奉,他把天下离乱归罪为封建君主的贪鄙,指出彼所谓君者,非有四目两喙,鳞头而羽臂也,状貌咸与人同,则夫人固可为也。今夺人之所好,聚人之所争,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,欲长治久安,得乎?所以他幻想无君主的社会,主张废有司,去县令,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,,作出了欲为尧舜,莫若使天下无乐乎为君;欲为秦,莫若勿怪盗贼之争天下的结论。对人类社会的乱废缘由,邓牧又认为是由于有道德仁义、文章学问的一介之士不为世所用而致,他认为天地是有常的,日月星辰未尝一日不丽乎天,山河草木未尝一日不著乎地。只有人类社会却偏偏无常,乃在于一介之士常被见废。邓牧的思想,特别是废除君主,去掉有司、县令,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的思想,对后来黄宗羲著《明夷待访录》有一定的影响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集
- 诗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论语
- 孟子
- 谷梁传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三国志
- 宋史
- 清史稿
- 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都城纪胜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盐铁论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齐东野语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儒林外史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绿野仙踪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春秋配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毛公案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道家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诗人玉屑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