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七 彭
历史来源
「彭」源出;
一﹕以国名为氏,据《元和姓纂》所载,大彭为商代的诸侯,大彭国在江苏徐州氏。其后有彭氏。一说大彭即为「彭祖」。
二﹕为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。据《晋书》所载,安定胡水胡有彭氏。又据《姓氏考略》云;西羌,南蛮皆有彭氏。
家族名人
彭祖
尧的臣子籛铿。陆终氏第三子,帝颛顼之孙,历虞夏至商,相传活了七﹑八百岁。因封于彭城,故称为彭祖。后世用以比喻长寿。
彭蒙
战国齐的隐士,田骈之师,思想与庄子的齐是非说相近。
彭越
字仲,昌邑人。为汉初功臣。佐高祖定天下,封梁王。后因人告他谋反而被杀,被刘邦诛杀他的三族。
彭绍升
字允初,号尺木,又号知归子及二林居士,际清是他受菩萨戒的法名。江苏长洲县人。清代著名的居士。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及第,授县官,辞不就。因结织罗有高与阅读明朝高僧紫柏的全集,受到感动而归心佛法,尤深信净土。他在净土教义上除莲池外,最推重省庵。平日常闭关念佛,发愿回向。着有一行居士集、居士传、阿弥陀经约论、一乘决疑论等。对清代净土信仰的推展有重要的影响。
地望分布
甘肃陇西郡,江西宜春郡。
- 推荐作品: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尚书
- 礼记
- 仪礼
- 孝经
- 公羊传
- 其他经学
- 笠翁对韵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汉书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宋书
- 魏书
- 周书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列女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政书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帝范
- 中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投笔肤谈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慎子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南越笔记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新齐谐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花月痕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老子
- 庄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随园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桃花扇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