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六十八 薛
历史来源
「薛」源出;
一 ; 以国名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,奚仲居于薛(山东滕县),一度迁于邳(山东徽山县)。春秋后期迁到下邳(江苏邳县),后成为齐国的属地。战国时为楚所灭。公子登仕楚。怀王赐沛邑,为大夫,逐以原国名「薛」为氏。
二﹕据《吴录》所载,孟尝君受封于薛。秦灭六国而失祀,子孙逐以「薛」为氏,
三﹕为鲜卑族复姓所改。据《魏书.官氏志》所载,南北朝时,北魏有代北复姓「叱干氏」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,定居中原,代为汉姓「薛」氏。
家族名人
薛仁贵(612~681)
名礼,唐绛州龙门人(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二里)。少贫贱,以田为业。善骑射,贞观年间随太宗征辽东,所向披靡。高宗时屡破高丽、契丹、突厥,而立奇功,官拜本卫大将军,封平阳郡公。永淳二年卒,赠左骁卫大将军、幽州都督。后世据其功勋,编撰杂剧与演义。
薛涛(768~831)
字洪度。唐长安人,知音律,工诗文,有才情,为一代名妓。晚年居浣花溪,能制松花纸与深红小粉笺,裁书供吟,酬献贤杰,时人称为薛涛笺。着有诗集一卷。
地望分布
山西河东郡,河南河南郡,河南新蔡郡,安徽沛郡,山东高平剧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集
- 十三经
- 左传
- 仪礼
- 论语
- 公羊传
- 易经
- 中庸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宋书
- 南史
- 北史
- 北齐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晏子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政书
- 史评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三字经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三略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韩非子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针灸大成
- 饮膳正要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月波洞中记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颜氏家训
- 名贤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东游记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何典
- 南游记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李公案
- 南史演义
- 小五义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薛仁贵征东
- 毛公案
- 五灯会元
- 知言
- 僧宝传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尹文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随园诗话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