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七十九 安
历史来源
「安」源出 ;
安氏出自西域少数民族,略有三支﹕
一﹕据《新唐书.宰相世系表》所载,汉灵帝时安息国(伊朗东北部)太子安清,潜心佛学,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(见本网的「安世高」段,其后有安氏。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,亦为安氏。
二﹕为鲜卑族复姓所改。据《魏书.官氏志》所载,南北朝时,北魏有代北复姓「安迟」氏,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,定居中原,代为汉姓「安」氏。
三﹕为「昭武九姓」之一。(见「何」姓),安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。一度归唐朝管辖,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,后为安氏。
又,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,冒姓安氏。
家族名人
安期生
秦琅琊人(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),生卒年不详。受学于河上丈人,于海滨卖药,始皇东游,相谈三昼夜,赐予金帛,皆置之而去,留书以别,谓后千年求我于蓬莱山,始皇遣使入海寻之,遇风浪而还。汉武帝时,李少君言尝游海上,见安期生食巨枣,其大如瓜。
安世高
安禄山(?~757)
唐营州柳城人(今河北省旧永平府境)。胡人,本姓康,初名阿荦山,又作轧荦山。忮忍多智,善臆测人情,通六蕃语。天宝末,以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举兵反,陷洛阳,入长安,称燕帝,寻为其子庆绪所杀。
地望分布
宁夏凉州郡,甘肃武威郡,湖北武陵郡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十三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尔雅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大学
- 大戴礼记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明史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传记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吴船录
- 庐山记
- 读通鉴论
- 传习录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春秋繁露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农家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古画品录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杂家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权谋残卷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西京杂记
- 池北偶谈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绿野仙踪
- 二刻拍案惊奇
- 酉阳杂俎
- 孽海花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知言
- 道家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