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一百二十九 杜
历史来源
「杜」源出;
一:出自祁姓,以邑为氏。周成王将唐杜氏移于杜城(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东南),居者以地名「杜」为氏,据《通志.氏族略》云:杜氏亦日唐杜氏,祁姓。帝尧之后。 建国于刘,为陶唐氏,裔孙刘累能扰龙,事孔甲。故在夏为御龙氏。在周为唐杜氏,成王灭唐。而封虞,乃迁唐氏于杜,是为杜伯。居杜城者为杜氏。
二: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。据《魏书.官氏志》所载,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独孤浑氏,随孝文帝迁都洛阳, 改为汉字单姓杜氏。
家族名人
杜康
相传是周代善于酿酒的人。《汉.曹操.短歌行》:「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」
杜甫
杜牧 (803~852)
字牧之,号樊川,唐代诗人,京兆万年人。为人刚直有奇节,曾指时弊,深忧藩镇、吐番的骄纵,后果言中。其诗风骨遒上,豪迈不羁,文尤纵横奥衍,多切经世之务,在晚唐成就颇高,时人称其为小杜,以别于杜甫。着有樊川集,代表作品有《阿房宫赋》、《泊秦淮》等。
杜秋娘
唐代金陵人。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之妾。锜谋叛被杀后入宫,善诗词及唱金缕衣曲,受唐宪宗宠爱,后赐归乡,穷老无依。因此古代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。
地望分布
陜西省西安,湖北省汉阳,河南省洛阳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集
- 尚书
- 礼记
- 周礼
- 孝经
- 谷梁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史记
- 汉书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晋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明季北略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十七史百将传
- 高士传
- 载记
- 越绝书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吴子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管子
- 商君书
- 扬子法言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鬼谷子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尚书正义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警世通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新齐谐
- 隋唐演义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穆天子传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说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岭表录异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春秋配
- 林公案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知言
- 道家
- 老子
- 庄子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