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二百七十一 从
历史来源
1、出自姬姓,以国名为氏。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,被封在枞国,在今安徽省桐城东南,为侯爵称枞侯。枞侯的后代就以国名枞为氏,汉代以后,去木旁为从氏,才有从姓。
2、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,以祖字为氏。据《元和姓纂》的记载,汉代时,有大将军枞公,其后代以其名字为姓,姓从。
家族名人
从谂:唐代高僧,居赵州观音院。精心玄悟,乾宁中示寂,谥真际禅师,世号赵州古佛。
从贞:明代繁昌人,官至安陆卫指挥同知,居官清俭,萧然若寒士,管领漕运,尤爱惜士卒,童孺俱颂其美。
从龙:明代知县,字云峰,安陆人。成化中以举人知麻哈州。当时民俗皆被发左衽,经从龙治理五年,遂成衣冠人物之俗。
从任:明代大学生,字子重,江南人。负奇气,嗜异书,有绝技。
从所向:明代钟祥人,官刑部主事,清廉恬退,为人仁义,有仁声。
从贞:明代名臣,繁昌人。居官清廉,萧然如寒士。管领漕运时,爱惜士卒,时称名臣。从龙:明代知县,字云峰,安陆人。成化中以举人知麻哈州。当时民俗皆被发左衽,经从龙治理五年,遂成衣冠人物之俗。从任:明代大学生,字子重,江南人。负奇气,嗜异书,有绝技。从谂:唐代高僧,居赵州观音院。精心玄悟,乾宁中示寂,谥真际禅师,世号赵州古佛。
迁徙分布
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从姓出自姬姓。古周朝时,周平王将自己的小儿子分封到枞(今安徽省桐城县一带),并封他为候爵,历史上称为枞候。枞候后来在枞地建立了枞国,枞国的王族后代就以封地名作为姓氏,称枞氏,后来去掉木改为从,就是今天从姓的来源。汉代有将军叫枞公,他的后代称为枞氏,枞氏后来该为从氏。宋代人编写的百家姓中就有收录从姓的,所以枞氏演化到从氏,应是汉代以后,宋代以前的事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孝经
- 论语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宋史
- 晋书
- 清史稿
- 魏书
- 南史
- 北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地理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通典
- 史评
- 史通
- 菜根谭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国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百战奇法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韩非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天工开物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难经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灵城精义
- 园冶
- 谱录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千字文
- 吕氏春秋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朱子家训
- 颜氏家训
- 论衡
- 夜航船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太平御览
- 艺文类聚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海上花列传
- 南游记
- 杨家将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释家
- 心经
- 无量寿经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道家
- 阴符经
- 抱朴子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刘子
- 诗文评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西湖梦寻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