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百一十 牛
历史来源
1、出自子姓,是商朝开国帝王汤的后裔。始祖为宋微子启。周朝建立以后,封商朝皇族微启于宋地(今河南商丘),建立宋国。微子之后有人名牛父,官宋国司寇(掌管刑狱)。宋武公时,游牧民族长逖人进攻宋国,牛父率军抵御,不幸战死。他的儿子便以他的字为姓,称牛氏。
2、寮姓改为牛姓。隋代牛弘,其父閤允。在魏做官时,赐姓牛。古代閤、古、寮、了常通用,故閤也作寮、了等姓。
3.在北方有一种说法,砸锅牛是一家.还有一种说法,姓牛的祖先是以放牛为生,故以职业为姓。
家族名人
牛弘:字里仁,北魏时,在隋朝任吏部尚书,人称"大雅君子"。有文集。
牛大年:宋代宝章阁待制,字隆叟,扬州人。一生清操,所至廉洁自将。
牛凤及:唐代诗人。有《奉和受图温洛应制》诗。
牛僧孺:唐代太子少师,历官官御史中丞。
牛皋:南宋初武将。
牛金星:明末起义领袖。
迁徙分布
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集
- 十三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周礼
- 仪礼
- 孟子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正史
- 史记
- 汉书
- 宋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金史
- 梁书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明季北略
- 过江七事
- 贞观政要
- 五代史阙文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载记
- 越绝书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说苑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尉缭子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韩非子
- 法家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难经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四圣心源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焦氏易林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论衡
- 名贤集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尚书正义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宣室志
- 山海经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聊斋志异
- 搜神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古今谭概
- 雍正剑侠图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僧宝传
- 道家
- 老子
- 阴符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老子想尔注
- 刘子
- 诗文评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闲情偶寄